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动态

山海关区:深挖路衍经济 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时间:2025-09-24     来源: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路通了,冷链车能直接开到地头,不仅运输损耗下降了,我们的收入也提高了不少。”近日,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农产品种植户的一番感慨,道出了当地交通建设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山海关区持续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农业深度融合,通过“交旅融合”路径深挖路衍经济潜力。如今,“五横六纵”现代化路网体系基本成形,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交通先行,为乡村全面振兴铺就康庄大道。目前,山海关区120条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19.906公里,构建起“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路网体系。便捷的交通让农产品“出山”更顺畅,也让乡村旅游“火”起来,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

  

  2024年6月18日,京哈高速河北段山海关服务区一期工程正式启用,这座全国首座长城文化主题服务区,集餐饮、购物、文化展示于一体,实现了从传统休息区向“商业综合+旅游目的地”的跨越升级。目前,服务区二期商业文旅奥莱街区正全力推进,规划建设文旅街区、奥特莱斯、汤泉宿集等多元业态。今年,河北高速集团京秦分公司正在实施京哈高速公路新增山海关互通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区域交通融合,提升公众出行体验。

  依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山海关区绘就了“快旅慢游”新画卷。2023年,全区投资1.35亿元启动长城山海关风景道建设项目,同步完成电力迁改、博物馆停车场及周边环境整治,并逐步建成零起点、腰铺九号敌台、三道关前后观景平台、长寿山旅游路(贺家楼段)道路等特色景观节点。项目以“快旅慢游深体验”现代旅游交通理念为导向,将沿线生态、旅游、产业资源串联整合,不仅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秦皇岛段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更带动北部两镇六村旅游农业资源开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与交旅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山海关区实施多项交通优化工程:乐岛景区南北两侧公交站点完成港湾式改造,有效分流社会车辆与公交车辆,减少主干道通行干扰;山海关火车站南广场仅用72小时就完成花岗岩石板重铺、出租车通道优化及太阳能路灯安装,大幅提升旅客进出站效率;燕塞湖路2530米破损路段采用铣刨重铺工艺全面修复,既保障了农产品运输畅通,又为游客提供了平稳行车体验;京哈高速出口完成绿植搭配与设施美化,京秦高速出口彻底解决照明不足问题。

  路网格局的持续完善,为区域发展筑牢交通根基。随着遵秦高速、国道G102等重大项目建成通车,山海关区路网由“四横五纵”升级为“五横六纵”。

  今年,该区又推进石河东路与国道G102、石河东路与燕塞大道连接道路等工程,重点提升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能力。同时,加快推进省道S023山海关高速连接线立交改造,进一步畅通东北、华北通道,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坚实交通支撑。

  如今,山海关区多层次路网体系规模持续扩展、结构日益完善。未来,山海关将继续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深化路衍经济创新实践,不断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王茜)

  责任编辑:贺笑 审核:邢默冉

  


原文链接:http://jtt.hebei.gov.cn/jtyst/jtzx/sjdt/10175678120244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