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解读

《海警法》逾期不缴罚款?强制执行措施详解

时间:2024-10-11     来源: 内参编辑部     作者:佚名

随着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加强,对于海上违法行为的惩治也日益严格。《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舆情监测员将通过一个案例,具体说明海警法中相关法条的应用情形及其重要性。

图片2

假定某渔船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在某海域进行非法捕捞作业,被海警巡逻队查获。经过调查取证,海警机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该渔船所有者作出了罚款决定,并责令其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然而,该渔船所有者在收到处罚通知后并未按时缴纳罚款,也未提出异议或申请复议。

根据《海警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当当事人未能在法定期限内履行行政处罚决定时,海警机构有权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强制执行。在本案例中,由于渔船所有者逾期未缴纳罚款,海警机构可依法采取以下措施:

图片3

首先,按照规定,可以对逾期未缴纳的罚款部分,每天按照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收滞纳金。这意味着,每延迟一天支付罚款,滞纳金就会增加,直至当事人履行义务为止。此举旨在通过增加成本的方式促使当事人尽快履行罚款义务。

其次,如果当事人仍拒绝缴纳罚款,海警机构还可以选择将之前查封或扣押的相关物品依法拍卖、变卖,或将冻结的资金划拨用于抵缴罚款。这表明,当常规催缴手段无效时,海警机构有权通过处理当事人的财产来实现罚款的缴纳,从而确保法律裁决得到切实执行。

任何违法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且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将会面临更加严厉的后果。这一规定不仅有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也为构建和谐有序的海洋环境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关注小政,更多交通知识等您了解。

交通内参【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诚聘交通调研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欢迎您加入010-56019687010-53385910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