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建设

全国助残日看出行:无障碍 有温度

时间:2018-05-21     来源:      作者:

  今年年初,《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老年人残疾人出行服务的实施意见》印发,明确到2020年,交通运输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出行服务适老化水平和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对比实施意见,可以看到目前我国的无障碍出行服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重视残疾人等特殊旅客的出行体验,提升无障碍出行服务成为交通运输行业必须重视的问题。5月20日是第二十八个“全国助残日”,记者探访各地无障碍出行服务情况,寻找到一些“有温度”的残疾人出行故事。无障碍出行服务,交通人一直在努力!

  南京 残疾人摄影师体验城市公交

  几个月前,江苏省南京地铁举办了一个特殊的影展,给南京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影展名为“我的第一次‘绿色出行’——一个残疾人摄影师镜头下的南京交通”,南京城市摄影队摄影师张健以一个残疾人的视角,讲述了他体验城市公共交通的故事。

  张健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在他10岁的时候,一场医疗事故改变了他的人生,从此,他再也没有体验过城市公共交通。

  “虽然行动不便,但我平时使用改装过的残疾人代步车,出行也并未受到很大限制。”回忆起年初的影展,张健说,尝试再次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是他酝酿已久的想法。

  张健回忆道:“当时,我的绿色出行的第一站是南京地铁新街口站,站在地铁站口,我特别紧张。”拄着拐杖,他一瘸一拐进入地铁站。首先迎接他的是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他们主动问张健是否需要轮椅。过了安检,地铁工作人员一路推着他过了绿色通道,将他送至乘车处。第一次乘坐地铁,看到乘客排着队等候有序上车,这一切都让张健印象深刻。

  乘坐地铁顺利出行,给了张健莫大的勇气,他之后又乘坐了轮渡和公交。乘坐轮渡时,他一路使用自己的残疾人代步车,上下自如。而在乘坐公交车时,也让他体会到司机的不易。由于公交首班车早上5点多就发车了,首班车司机往往来不及吃早饭,张健用他手中的相机记录了这一幕。

  提及自己尝试公共交通出行,张健对南京的无障碍设施予以很高的评价。他表示,希望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能够走出家门,看看城市的变化。

  残障人士在南京出行是否方便?据了解,南京有轨电车目前采用100%低地板设计,车厢地板高度与站台高度基本保持齐平,方便行人或残疾人安全平稳进出,同时,车厢内设置轮椅专用区域,方便靠扶。在燕子矶码头,南京轮渡二分公司还常备轮椅,针对特殊乘客提供“一站式”服务。

  而在地铁方面,南京公益组织曾在2016年发布南京地铁无障碍设施调查报告,称当时南京地铁部分出入口没有无障碍设施,且部分无障碍出入口和商铺共用。此后,南京地铁方面完善原有线路无障碍设施及相关服务,并在新建线路重视无障碍设施建设,使残疾人出行更加便捷。

  京秦高速公路香河服务区 全程陪伴特殊旅客

  初夏的早晨,在京秦高速公路香河服务区,一名服务区工作人员为一名腿有残疾的老人推着轮椅,两人正娓娓交谈。这名员工是“最美中国路姐团队”——“驿路天使”服务小分队的成员,她们对特殊旅客全程陪伴,实现爱心服务的“无缝对接”。成立至今17年的暖心服务,让香河服务区成为京秦高速公路上有口皆碑的助残驿站。

  在服务区的第三卫生间内,安装了应急呼叫系统,一旦如厕旅客遇到突发事件,服务区工作人员收到求助信号后,就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残疾人卫生间相对独立,应急呼叫系统的安装使用,为特殊人群提供了安全保障,也大大提高了我们应急处理的效率。”大广高速公路衡水湖服务区经理赵亮说。

  多年来,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服务管理中心坚持打造覆盖全面、无缝衔接、安全舒适的无障碍出行服务环境。每对服务区的主体建筑入口、卫生间及其他室内走道均建有标准的“无障碍通道”,不让台阶成为“拦路虎”;停车广场上有专门设计、预留的“残疾人专用车位”,施划有“残疾人轮椅”图案,供残疾人停放专用车辆;超市、餐厅等营业场所设立了低于普通柜台的爱心窗口;启动“厕所革命”后,所有服务区还更新了残疾人座便器。

  “虽然现在残疾司乘高速公路出行较少,但我们不能忽视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的提升。现在,河北高速公路服务区基本能够满足残疾人出行需要,相信越来越多的特殊人群会大胆地走出家门、走上高速公路,享受美好生活。”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服务管理中心主任任清耀说。

  上海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空铁联动”助残

  对于双眼几乎失明的朱小姐来讲,从上海青浦的家到市中心上班,要乘坐虹桥枢纽6路,再换乘地铁2号线,这一路简直可以用“煎熬”来形容。但最近几年,这条上班路在上海地铁员工和虹桥机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变得畅通起来。

  2011年的一天早上,上海地铁虹桥火车站值班站长高煜在执勤时看到机场工作人员扶着一位姑娘走来。经了解,高煜知道,原来那姑娘是一位双眼几近失明的乘客。

  于是,高煜和她的同事们从机场服务人员手中接过了帮助朱小姐的“接力棒”,在之后的2000多天里,高煜和她的同事们每天扶着她上下地铁,通知到达车站的服务员接送;晚上再从车厢接她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安全地交给等候在机场区域的机场服务人员。朱小姐说,她现在已经能通过声音分辨出护送她的地铁服务人员。

  为了打造和谐温馨的虹桥枢纽,上海地铁虹桥2号航站楼站加入“空铁联动”,通过与虹桥机场“心蕾服务台”、虹桥火车站“七彩虹桥服务台”紧密配合,打造了一条“绿色无障碍通道”,实现航空、地铁、铁路的无缝连接。

  “绿色无障碍通道”为无人陪伴的70岁及以上老人、孕妇、肢体伤残、行动不便的乘客提供免费轮椅,全程工作人员陪伴,帮助处理进出站票务问题,并与铁路、机场工作人员及时联系,开通“绿色通道”;为乘客提供铁路、飞机时刻问询、导乘服务等。

  目前,上海有好几个诸如虹桥枢纽的交通综合枢纽,地面公交、地铁、机场、铁路、长途客运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汇集在一起,为旅客出行提供了便捷。但是,由于换乘通道间的距离较长,对部分特殊人群来讲,出行依然困难重重。如果上海所有的综合交通枢纽都像虹桥交通枢纽一样,建设无缝连接的“绿色通道”,对于像朱小姐这样的乘客来讲,将是一个福音。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