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知识

赔偿谈不拢?一文读懂交通事故官方调解的全流程与关键点

时间:2025-10-11     来源: 交通内参编辑部     作者:

在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当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时,除了由交管部门依法认定事故责任外,当事人之间往往还涉及复杂的损害赔偿问题。为了高效、平和地解决这些民事纠纷,我国法律设立了交通事故调解制度。这是一种在交通管理部门主持下,引导事故双方自愿协商,达成赔偿协议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了解其规范流程,对于当事人有效维护自身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事故调解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规范步骤:

首先,当事人需要在收到具有法律效力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的10日内,向负责处理该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的调解申请。这一步是启动调解程序的必要条件,逾期则可能不予受理。

其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收到当事人的合法申请后,会根据事故的复杂程度、损害后果以及双方当事人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具体的调解时间和地点,并依法通知各方当事人准时到场参与调解。

交通知识

随后,进入核心的调解环节。在调解过程中,交通管理部门的调解人员会充分听取双方关于事故经过、损害事实及赔偿诉求的陈述和意见。调解员会依据已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中明确的责任划分,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居中协调,并提出公平合理的调解方案,努力缩小双方的分歧。

最终,如果双方当事人经过协商,就损害赔偿的项目、金额和支付方式等达成一致意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据此制作规范的法律文书——《交通事故调解书》。该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确认并签字后即发生法律效力,作为后续履行赔偿义务的直接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调解的起始时间点因伤害后果的不同而有特定要求。对于造成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调解是从丧葬事宜办理完毕之日起开始计算;而对于人员受伤的事故,则需等待受伤人员治疗终结或伤残等级评定完成之后方能启动。

总而言之,交通事故调解为当事人提供了一条相对便捷、温和的纠纷解决路径。它旨在通过官方引导下的平等协商,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有效减少诉讼之累。当事人在遭遇交通事故后,若能主动了解并善用这一法定程序,将更有利于厘清责任、明确赔偿,从而妥善了结纠纷,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