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动态

2025年“交通强省·我当先锋”宣传选树活动之河北港口集团曹港矿石码头装卸部副部长杨庚的故事

时间:2025-09-24     来源: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当前,2025年度全省“最美交通人”宣传选树活动正在开展,将从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基层干部职工、从业人员中,挖掘先进典型,弘扬新时代交通精神,凝聚行业正能量。即日起,小通将陆续展示“最美交通人”候选对象,邀请大家一起发现最美、学习最美、争做最美。下面,一起来看河北港口集团曹港矿石码头装卸部副部长杨庚的故事吧。

  

  杨庚,河北港口集团曹妃甸港矿石码头股份有限公司装卸部副部长,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技术骨干,高级工程师,曾荣获全国交通建设工匠、河北省能工巧匠、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等称号。

  

  2011年,作为该公司首批技术人员,杨庚踏上了曹妃甸港这片热土,从安全、环保、设备到生产,经过多个岗位锤炼,始终坚持“螺丝钉”式工匠精神,在钻研与创新中解决生产一线难题。他主导及参与完成创新创效项目50余项,获得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获得市级及以上技术奖励10余项,以实干实绩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担当。

  匠心攻坚巧解生产难题

  2012年,在矿石码头公司运营初期,皮带机在接卸含水量较大的物料时,经常因回程带料及大倾角皮带机物料倒流导致停机,成为当时公司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面对这一紧迫问题,杨庚一头扎进现场,经过一个多月细致观察与反复试验,提出了治理回程带料关键性技术方案。他制定的方案坚持双管齐下:一方面,优化清扫效能——通过增设压带辊稳定皮带运行、减少跳动,使第二道及第三道清扫器与皮带机胶面充分接触,提升清扫器刮料效果;同时,巧妙打通清扫器下方与头部漏斗的连接,利用导料溜槽将刮落物料顺畅导回作业流程,显著提升了清洁度;另一方面,根治物料倒流顽疾——创新性延长大倾角皮带机尾部导料槽,为物料沿流程方向加速转换提供足够距离,并结合截流板设计,有效遏制了物料倒流。这一方案落地实施,有效解决了因积料导致的停机问题,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214万元,并获得“河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

  匠心不止于此。2016年,面对皮带机狭窄空间更换托辊的棘手难题,杨庚亲自上阵参与托辊更换作业,发现托辊支架可以作为支点加以利用。他巧妙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出“槽型托辊更换工具”,1人15分钟即可完成维修作业,维修效率提高了4倍,年均节约工时1446小时。该项目获得“河北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匠心护航提升本质安全

  2017年,杨庚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岗位,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用技术赋能安全管理,推动现场安全管理从“人防”向“技防”转变,持续提升现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杨庚聚焦提升港机设备“本质安全”,针对港机设备防风、防撞、防超载等关键课题,广泛听取操作司机意见,运用技术手段实现了一系列安全升级。化解设备骤停风险,解决了卸船机在遇突发20米以上阵风全面停机导致抓斗骤停带来的磕碰风险;消除碰撞船舶隐患,创新设置可移动船尾机械防撞限位,有效避免了接料板与船舶大台的碰撞;设备智能防超载,通过建立振动给料器与皮带瞬时流量的信息联动机制,在流程超载时自动反向降低给料频率,极大降低了超载发生率。一系列创新成果,被杨庚和团队总结成为“卸船机提效操作创新方法及安全保障提升关键技术”,有力保障了公司安全运输生产,并获得“河北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工作中他发现,在接卸物料过程中,如果船舱内工人发生意外伤害,以往仅能依靠舱壁爬梯将人员救出,救生难度大、时间长,容易延误最佳救援时机。为此,杨庚经过数次研究和实验,依托卸船机抓斗设计制造了“卸船机专用救生笼”,可以搭载救援人员和急救医疗物资进入船舱救人。该项目填补了目前国内同类矿石码头没有专用船舱救援工具的空白,并荣获“河北省团委创新成果奖”。

  匠心筑梦助力蓝色强港

  在全球港口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浪潮中,杨庚紧跟公司“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发展方向,努力学习新知识、积极钻研新技术,将“双碳”目标、智能化、信息化和港口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践行着一名新时代港口产业工人的工匠精神。

  聚焦作业扬尘治理。杨庚深度参与 《矿石散货混配质量及环保抑尘提升方法》项目,创新采用“湿法”作业,精准定位皮带机驱动站扬尘治理痛点,将传统压尘点前移至改向滚筒位置,在皮带进入驱动站前完成浸润,彻底解决扬尘问题,该项目获得“全国水运系统职工岗位创新成果三等奖”。

  聚焦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在公司自主研发的“堆取料机自动化改造”项目中,杨庚负责关键机械设计与安装,运用低成本机械方案显著提升了设备编码器定位精度与扫描仪精度,为项目成功实施奠定了基础。2023年,他又与团队完成“卸船机自动化系统研发”项目,对于保障作业安全、改善作业环境、降低司机劳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一次性为公司节约成本2100万元,获得中国职工技术协会“2023年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

  十四载耕耘,杨庚扎根蔚蓝海畔,“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用一颗“螺丝钉”的坚韧与执着,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钻研、持续创新,为建设智慧、绿色港口注入澎湃动能,为实现蓝色强港梦贡献自己的匠心力量。

  责任编辑:邢默冉 审核:刘练


原文链接:http://jtt.hebei.gov.cn/jtyst/jtzx/sjdt/1017567812021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