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知识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签字也有效?

时间:2025-09-04     来源: 交通内参编辑部     作者:

在日常交通事故处理中,许多当事人误以为必须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上签字,该文件才能生效。这种误解可能导致对法律程序的理解偏差,进而影响后续维权与赔偿流程。事实上,认定书的效力并非以当事人签字为前提,而是依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定程序所出具的法律文书而确立。

首先,交通事故责任鉴定书并非需要双方都签字才生效。这份文书是交警部门根据现场勘查、证据收集、证人询问等一系列法定程序,对事故成因和责任划分进行专业判断后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其核心效力来源于法律授权与程序合规,而非当事人的签字确认。

交通知识

其次,认定书的核心作用在于明确事故各方责任,为后续的保险理赔、民事赔偿乃至司法裁判提供关键依据。因此,即使事故当事人未签字,只要认定书依法作出并送达,即产生法律效力。签字这一环节的主要意义,在于证明当事人已收到并知悉该文书的内容,并不代表对责任认定结果的认可。

如果当事人对认定结论存在异议,法律也赋予了相应的救济途径。当事人可在收到认定书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请求重新审查。需要注意的是,逾期未提出复核或复核维持原结论的,认定书即发生最终效力。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法律效力源于法定程序而非当事人签字。公众应正确理解其性质与作用,在收到认定书后及时核对内容,依法行使权利,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推动交通事故的高效、公正解决。

希望通过本文的说明,能够帮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交通事故处理中的这一重要环节。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