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解读

公路“红线”怎么划?30天内必须完成!这些区域重叠需特别注意!

时间:2025-07-08     来源: 交通内参编辑部     作者:

公路建筑控制区是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的重要管理区域,其划定工作直接关系到公路的长期稳定运行和沿线地区的协调发展。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公路建筑控制区的划定应当遵循科学、合理、高效的原则,确保公路运营安全,同时兼顾其他基础设施的保护需求。

依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新建、改建公路的建筑控制区范围,应当自公路初步设计批准之日起30日内,由公路沿线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划定并向社会公告。这一规定明确了划定工作的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确保控制区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时效性。地方政府在划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公路的线形、交通流量、沿线土地利用状况等因素,确保控制区范围的合理性。

政策解读

在实际管理中,公路建筑控制区可能与其他基础设施的保护范围重叠,如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航道保护范围、河道管理范围或水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等。针对此类情况,《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明确要求,公路管理机构应当与铁路管理机构、航道管理机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协商,共同确定最终的管理边界。这种协商机制有助于避免管理冲突,提高行政效率,确保各类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

为确保公路建筑控制区划定工作的顺利实施,相关部门应加强协调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向社会公众普及公路建筑控制区的相关规定,增强沿线居民和企业的法律意识,减少违规建设行为的发生。此外,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控制区管理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公路建筑控制区的划定与管理是公路安全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公路的长期稳定运行。各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协作,确保控制区划定工作高效、有序推进,为公路交通安全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