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知识

别以为不承认就没事!交通事故逃逸的法律后果超乎想象

时间:2025-06-05     来源: 交通内参编辑部     作者:

在道路交通中,交通事故逃逸是一种性质恶劣的违法行为,不仅危害公共安全,还可能对受害人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然而,部分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选择逃逸,甚至在被追责时矢口否认。面对这种情况,交警部门如何认定责任?受害人或目击者又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当发生交通事故逃逸时,受害人或目击者应第一时间向交警部门报案。交警接报后,会通过肇事车辆特征、现场痕迹、监控录像、目击者证言等多方面证据进行综合调查。即便肇事者拒不承认,只要证据确凿,交警部门依然可以依法作出责任认定。

若调查证实肇事行为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如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交警部门将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肇事者是否认罪并不影响案件事实的认定,关键在于客观证据是否充分。

交通知识

交警在调查时会着重关注以下事实:肇事车辆是否在事故发生后擅自离开现场;是否未对伤者采取必要救助措施或未妥善处理受损财物;是否未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这些行为均可作为认定逃逸的关键依据。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若肇事者存在逃逸行为,即便其拒不承认,交警部门也可依法推定其承担事故全部责任。这一规定旨在严惩逃逸行为,切实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交通事故逃逸既是对法律的藐视,也是对生命和财产的漠视。对肇事者而言,逃避责任只会招致更严厉的法律制裁;对受害人而言,及时报案并配合调查是维权的重要途径。交警部门将秉持公正原则,依法处理每一起逃逸案件。同时,也呼吁广大驾驶人员严守交通法规,在发生事故后主动承担责任,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