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区风采

株洲港:“黄金码头”扩能升级

时间:2024-08-28     来源: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货品有序排列,门吊来回吊装,卡车穿梭不断……8月20日上午,株洲港码头一派繁忙。

  “嘟——”一辆鄂A半挂货车满载钢材,缓缓驶入港口。“每天灯火通明,忙不赢咧。”城发集团株洲港有限公司生产运营部部长王永锋的开场白,说出了株洲港当前的运营常态。

  “有车进港,接车员做好卸车准备。”他通过对讲机发出指令。

  船靠泊、车就位,装卸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3号泊位、4号泊位,开始卸货。”王永锋再次发出指令。

  

  装卸工揭开卷钢上包裹着的油布,不一会儿,吊车就位,司索工挂吊,数吨重的钢材顺利卸车。

  在吊位旁,近2万平方米的堆场上,堆放着各类大宗货物,它们将在这里短暂停留,随后转运至安徽、上海等地。

  去年底,株洲直达上海水运航线正式开通,实现湘江与长江无缝衔接。从株洲港起运,货物可以直达上海,出口到世界各地。

  上半年,株洲港铜塘湾港区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吞吐量同比增长700%,超过2023年全年总额。值得期待的是,株洲港还与萍钢和湘钢达成合作意向,业务量进一步增长可期。

  货物吞吐量激增,背后原因何在?

  在湘江航道等级中,株洲至岳阳全段,为二级航道,这是株洲港具备的“天时”。

  “天时”之外,株洲港有自身的“地利”:一是位置优势,二是政府有效作为。

  在陆运发达的今天,水运依然是成本较低、绿色低碳的运输方式。株洲因水而兴,拥有较好的港口运输基础,“湘江—长江—沿海”便是株洲性价比最高的“黄金水道”。

  近年来,政府部门对铜塘湾港区不断扩能升级,提高港口的货运通过能力,解决岸线资源利用较为分散、集疏运能力不足等问题,深度挖掘株洲水运优势的潜力,破解港口对腹地制造业等支撑不足的难题。

  “株洲港作为株洲唯一的综合性枢纽港口,不仅要辐射本市经济腹地,还要进一步向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延伸。”株洲港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重点围绕长株潭地区产业发展需求,提质港口服务,助推港口年进出港量再上新台阶。

  

  


原文链接:http://jtt.hunan.gov.cn/jtt/xxgk/gzdt/szdt1/202408/t20240827_334393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