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警一线

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小晴创新创优工作室”践研相长有成效

时间:2024-04-26     来源: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日前,中国公路学会在全国19省公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上,向参会的百余名公路专家详细介绍了江西樟吉改扩建项目“小晴创新创优工作室”。

  

  2021年底,樟树至吉安高速改扩建工程开工,2022年1月,樟吉改扩建项目“小晴创新创优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成立。工作室围绕项目建设实际,聚焦“双示范”(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双奖项”(詹天佑大奖、鲁班奖等国家工程建设奖项,江西省科技厅、中国公路学会等科学技术奖项)、技术创新、质量创优、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通过技术攻关、管理创新、服务创优等活动,打造人才培养基地,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有效解决技术难题、积极培育新成果,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成立16个月以来,逐雁阵效应渐形成,成为了樟吉改扩建项目技术交流的“支撑点”、人才培养的“孵化器”、技术创新的“策源地”。

  “一带八”,打造共建“同心圆”

  为了增强辐射效应,与一般工作室不同,“小晴创新创优工作室”自成立起就是“一带八”的组织架构,由项目办党委书记、主任余小晴总领衔,与各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组成9个工作室,形成了以项目办“小晴创新创优工作室”为引领,以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负责人成立的8个分室为支撑体系。

  

  工作室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始终作为项目创新创优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特聘7名行业内一流专家担当领军人物和专家顾问,吸收了28名由项目办、各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组成的队伍,其中中共党员21人,中高级以上职称23人,硕士以上研究生学历6人,平均年龄38岁。通过项目培养,提拔项目办副主任2人;培养在读博士研究生3人、高级工程师6人、一级建造师4人、试验检测工程师2人、二级建造师1人、注册监理工程师1人、中级安全工程师1人,夯实人才基础,持续为项目发展注入新活力。

  “小晴创新创优工作室”紧紧围绕项目建设中的工程品质、成本控制、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革新、安全生产、管理创新等方面,编制实施方案,方案采用专家三级评审制。在管理方面,充分发挥不同专业、不同岗位技术人才优势,实行各分室每季度轮值制,鼓励各分室揭榜挂帅、奋勇争先,主动申请轮值,通过将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深度融合,加强成员间的交流和互动,形成“比、学、赶、超”的创新创优的氛围,形成了领衔人—牵头人—业务骨干的技术梯队。

  践“研”相长,创新创优结硕果

  

  以工作室为依托,樟吉改扩建项目在新材料运用、设备微改造、工艺微改进、工法微改良等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在钢管支撑柱的焊接工艺方面,在传统支撑架的基础上增设滚轮装置,满足“V”型坡口焊接要求,高质高效提升钢管施工的对接质量。在江西省内首次引进“鱼雷罐”一站式混凝土自动运输浇筑系统,首次将清表杂木加工成生物质颗粒代替电、天然气等作为预制梁板蒸汽养生燃料,首次实现全智控梁厂及预制构件回形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2~6倍,不断开启项目建设的新格局。

  截至目前,樟吉改扩建项目已经列入江西省级首个“双示范”创建项目,作为支撑单位,推动了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科技部立项,参编了行业标准1部,入选交通运输部2022年度“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清单”1项,正在准备申报省厅第一批6个课题。

  工作室积极响应项目办的要求,先后开展了临时用电标准化和高空作业安全措施及大临设施建设现场观摩会、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培训、科技活动周技术交流等主题活动。

  根据高速公路改扩建的特点和实际,在省内开创了将交安工程纳入主体工程招标内容的先河,有效解决了各专业、各工序衔接问题,最大限度发挥项目协同管理的优势,也闯出了江西省高速公路“全专业”综合施工标段划分的新路子。

  充分发挥大标段的管理模式和交通运输的便利优势,在全国首次并于全线建成了“厂外无厂”的综合厂站布局,经过项目办与全线5个项目经理部的认真比较和测算,节约临时用地155亩,减少碳排放9113吨,节约造价约5500万元。就在前不久,“‘厂外无厂’集约建设”获得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度微创新成果评选三等奖。

  此外,工作室依托“樟吉讲堂”“处长开讲啦”等学习研讨活动开展集中学习56余次,定期回顾总结、交流分享。下一步,该项目将以“低碳、耐久、模式”的项目建设主题为创新创优主线,在“固废资源高值化再生利用与路面降本延寿”等6个课题展开实践,持续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刘红芳)

  


原文链接:http://jt.jiangxi.gov.cn/art/2023/4/28/art_72139_444485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