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解读

《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突然发生故障,怎么办?

时间:2024-01-24     来源: 交通内参编辑部     作者:

我们都知道,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时难免会发生故障。但是很多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并不清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交通安全,因此往往会导致后方车辆追尾,发生的交通事故。所以,了解一些相关的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反应,避免悲剧的发生。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难以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等措施扩大示警距离,必要时迅速报警。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也规定,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或者发生交通事故,妨碍交通又难以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车后50米至100米处设置警告标志,夜间还应当同时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

同时《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还要求,机动车在道路上临时停车时,应该遵守以下规定:在设有禁停标志、标线的路段、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之间设有隔离设施的路段、以及人行横道、施工地段等地方禁止停车;交叉路口、铁路道口、急弯路、宽度不足4米的窄路、桥梁、陡坡、隧道以及距离这些地点50米以内的路段也不得停车;此外,在公共汽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者消防队(站)门前以及距离这些地点30米以内的路段也不得停车。需要停车时,应该将车辆靠紧道路右侧,并且驾驶人不得离车。上下人员或者装卸物品后,应该立即驶离。

交通内参【全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诚聘交通调查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欢迎您加入010-56019687、010-53385910。

交通事业发展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