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警一线

新疆交通运输厅: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惠民兴业

时间:2023-10-10     来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没有比群众满意更高的赞赏,没有比群众幸福更高的追求。自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新疆交通运输厅党委认真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立足交通运输职能定位,始终把聚力民生实事、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暖民心。

  补短板提质效  “四好农村路”加快建设

  心里装着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把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事情办好、办实。

  

  厅农村公路处 马超/供图

  今年以来,交通运输厅党委将“办实事解民忧”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和以学促干的重要举措之一,坚持沉下心、俯下身、察民情、访民意,从交通运输发展最关键的问题、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最关心的问题、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出发,列出了一张详尽的“民生实事清单”,而“四好农村路”建设被列入主题教育15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

  在指导全疆各地“四好农村路”建设过程中,厅党委始终聚焦压实各地主体责任,抓政策、抓项目、抓执行,稳步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主题教育的成果通过“办实事解民忧”逐渐呈现——

  9月11日,在裕民县江格斯乡沿国道219线至切格尔村路段,翻斗车将滚烫的沥青料倾倒在路面,压路机轰轰而过,路面摊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条农村公路将由以前的四级公路升级为三级公路,升级后路面加宽2米,项目预计在9月中下旬正式通车。

  吉木乃县萨尔乌楞村红色旅游公路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200万元,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13.5公里沥青路面、桥涵及沿线附属设施。建成后,串联喀纳斯景区—吉木乃县城—吉木乃口岸—萨尔乌楞村红色旅游基地—红色旅游公路—国道219线—草原石城景区,是阿勒泰地区旅游大环线的有效补充。目前,该项目目前已经完成路基和桥涵工程,预计在10月初实现通车。

  阿克苏地区今年计划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项目51个,投入资金3054.83万元,其中农村公路养护工程46个127.627公里,危桥改造项目5个。6月前,大中修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前期工作,目前,所有项目有序施工中。 

  ……

  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底,全区农村公路累计完成里程4324.4公里、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000公里的72.1%,危桥改造111座、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0座的111%,实施村道安防3820.2公里、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000公里的76.4%。按照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周期规律,九、十两月仍是农村公路建设黄金期,各地建设项目陆续进入路面施工并将大面积完工,预计年底前可顺利完成农村公路建设各项目标任务。

  强示范重管养  “路长制”覆盖全区

  “每一条农村公路都有一张‘身份证’,群众若有与农村公路相关的问题和疑问,均可通过公示牌的联系方式直接反映。”7月底,轮台县全面完成了县道、乡道、村道两侧112个路长公示牌安装工作。

  

  厅农村公路处 马超/供图

  路长公示牌明确标注了路线名称、道路里程、路长职责、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实现道路多元化管理。

  而此时地处天山北麓的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干沟塘村的道路协管员谢小云正在打开“智慧路长”App进行日常巡检。

  “我负责的道路大概10公里,一般是一周去巡两次,如有垃圾或者小块落石,我就自己打扫。如是路面破损或者有规模性坍塌,我会拍照上传,很快有专业养护工来处理。”谢小云说,她每天打开“智慧路长”App“我的巡检”,定位后开始巡路,巡完再确定一下,App会自动生成寻路轨迹。

  “路长制”是打牢“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根基。为杜绝“重建轻养”现象,交通运输厅指导各地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督促落实农村公路主体责任,出台实施方案、成立“路长制”领导小组、落实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地方配套资金。同时,健全和完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组织责任体系建设、日常履职情况等3个方面对全区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开展成效评价,评价结果与有关支持政策和补助资金挂钩,进一步压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

  春华秋实,不负耕耘。截至2023年8月30日,全区14个地(州、市)和96个县(市)政府积极建立了农村公路“县、乡、村”三级路长体系,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区共设置路长11930个(其中县路长241名、乡级路长1323名、村级路长10366名),设置路长公示牌22037块。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南疆22个原深度贫困县实行的农村公路日常养护专岗政策到期后(该政策开创了“农村公路养护和精准就业帮扶”模式),自治区延续该政策,确保了2.2万名劳动力稳定就业。

  今年,还组织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示范市创建活动,开展“美丽农村路”建设,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2个地(州、市)、7个县市荣获自治区示范地(州、市)、示范县,以点带面,发挥示范效应。后期,仍将持续加快推动农村公路条例立法进程。

  兴产业惠民生  交通红利持续释放

  “之所以选在离家20多公里的天山药谷打工,除了时间灵活、工资待遇好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方便。”家住巩留县综合农场农二队的古丽娜尔·亚力买买提说,巩留县自从建成乡道012园区连接线、乡道051中草药基地道路、华凌牛业产业道路,她就在天山药谷工作,去哪都是柏油路,干净又快捷,打工也不嫌远了。

  

  厅农村公路处 马超/供图

  宽阔笔直、四通八达的“四好农村路”,联通着家家户户,关系着柴米油盐,也让古丽娜尔的生活越来越合心意。

  一路通、百业兴,农业产业、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也跟着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毕热古力借着“四好农村路”的东风实现了吃旅游饭的梦想。

  禾木村至铁尔沙汗的县道改造完成后,实现双向两车道的三级公路与喀纳斯—布尔津旅游公路相接,打破了禾木村曾经“进山难、耗时久”的交通瓶颈。拥有顶级粉雪资源的禾木村游客数量逐年增加,“最美村落”“雪乡禾木”等别称在网上走红。

  瞅准机会,毕热古力全身心投入禾木村文旅项目开发,经营一家图瓦人的特色餐饮。如今村里像她这样把旅游“蛋糕”越做越大的还有七成人家。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办实事解民忧”开展至今,一项项具体措施加速推进,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交通运输厅用实际行动给出“如何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的答案。

  布尔津县今年已累计接待游客1058.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1.25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31.18%和87.14%;前往喀纳斯风景区、禾木风景区的车辆达32.5万辆,日均通行量约1350余辆。“以路为媒,以景为介”的禾木哈纳斯蒙古族乡,路、景、业、人的融合共兴、和谐共生的路衍产业格局逐渐形成。

  阿克苏分别开通了阿克苏市至天山托木尔景区、温宿县至博孜墩的两条线路往返专车,实行“线上”售票,线下“定时、定点、定线”乘车,定制专线客运模式持续提升交通出行服务品质,让“便民、利民、惠民”举措更亲民。

  

  厅农村公路处 马超/供图

  “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为农村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农村公路+产业”“农村公路+旅游”“农村公路+”等发展模式,让农村公路成为资源路、旅游路、特色产业路,带动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蓬勃发展,为农村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助力,让产业布局更优,让乡村振兴动能更足,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更有保障。

  (厅宣教中心 张可静 主题办 张颖)


原文链接:http://jtyst.xinjiang.gov.cn/xjjtysj/yxfc/202309/5d40c9d2f0b442b49b8b475781bd284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