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质量

广西崇左江州区开展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专项治理

时间:2018-10-16     来源:      作者:

  今年以来,江州区把严明纪律要求、严密留痕监督、严格清单执纪、严肃双查问责的四严要求体现在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全过程,通过两坚持,四覆盖举措,为遏制扶贫领域腐败,保障脱贫攻坚工作有序健康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今年18月,江州区共收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信访举报184件,排查问题线索109条,初核78件,立案62件,结案34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0人。

  坚持挺纪在前,严肃执纪问责。针对查办案件存在等米下锅的问题,江州区于今年4月份主动收集各有关单位近三年来项目建设的有关情况,整理编印成册,将其列为点穴式巡察的重点内容进行巡察,从中查找问题线索。对在督查检查工作中发现的正反典型,实行红黑榜制度,及时进行通报,并且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全年绩效考评体系,强化结果运用,奖优惩庸,使督查检查工作落地见效。同时,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强占掠夺等行为;对胆敢向扶贫财物伸黑手的严惩不贷,通过强化上下联动,采取明察暗访、财务检查、上门走访、专项巡察等方式,摸排核查问题线索,精准快查快结,达到查处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

  坚持边整边改,不断健全机制。江州区印发《专项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线索处置工作制度》等制度办法,进一步细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纪律措施要求。各乡镇(街道)纪(工)委、各派驻(出)各扶贫责任单位的纪检组(纪工委)按时、按要求向江州区纪委报送工作开展情况材料以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查处情况材料,确保纪检监察干部持续聚焦主业。

  责任压实全覆盖,任务清单有依据。江州区委将专项治理工作列入两个责任清单内容,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印发《江州区压实脱贫攻坚六级责任工作机制(试行)》。区委书记担任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组长,定期组织召开区委常委会、领导小组例会听取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工作,对各乡镇党委书记、街道党工委书记一对一约谈,并不定期召开工作约谈推进会,直指存在问题。乡镇党委书记亲自参加公开大接访活动,经常过问案件查办情况。村(社区)支部书记坚持原则,对身边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敢于指出、敢于揭露。在三级书记齐抓共管下,推动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全覆盖工作体系。

  监督探头全覆盖,问题排查有章法。江州区实施三问三查工作法。一问包村组长,初查驻村签到记录,查看村委的签到记录本,是否有代签、漏签、提前签等弄虚作假的行为;二问村屯干部,再查夜宿起居用具,了解驻村队员是否严守五天四夜驻村工作纪律,狠刹假驻村歪风; 三问帮扶对象,三查户卡册表修改,及时掌握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和各项收支情况。通过强化扶贫驻村工作队员管理,促进形成良好驻村工作作风,发挥基层一线探头作用,推动扶贫工作要求扎实落地。依托11个乡镇信访接待室和117个村(社区)阳光诉求室,发挥351名村级纪检小组成员在基层、贴近群众的先天优势,通过联合接访、公开接访、进村入户搜集问题线索,共收到专项治理工作举报51件,梳理问题线索33条。

  执纪监督全覆盖,案件审查有成效。江州区开展点穴式巡察,对涉农、涉扶贫资金较大的交通、民宗、水利和教育等四个部门开展为期10天的点穴式巡察,发现问题16个,下发整改通知书2份,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两名。此外,对问题较多、群众反映问题相对集中的53个村(社区),进行巡察,发现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1条。创新巡察+审计+问责工作模式,通过常专巡察相结合加强扶贫领域巡察,上半年共开展巡察2次,涉及10个单位、53个村(社区),发现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1条。探索建 立1+3协作组机制,即纪委常委+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组+乡镇纪委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打通委机关、乡镇(街道)纪委和派驻纪检组的工作壁垒,提升整体作战能力。

  宣传教育全覆盖,警示震慑有威力。江州区102名第一书记和73名驻村工作队员作为政策法规宣讲员深入田间地头,在帮扶工作同时,宣讲国家扶贫政策、党内法规和扶贫监督执纪工作。发放《惠农政策汇编》、宣传资料5万多份,张贴《致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敦促违纪违法人员主动交代问题的通告》12000多份。 此外,还在江州区纪检监察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开设移动警示微课堂、制作廉政流动展牌、打造流动警示课堂,组织千名党员参加廉政教育培训。今年以来,接受警示教育人数近6000人(次),对象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延伸,让廉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