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监督

耗资3亿“慢城小镇”空置两年

时间:2018-10-16     来源:      作者:

  国际慢城,是在意大利只有1.5万人的小城市布拉提出的建立一种新的城市模式。至今,全球25个国家已有145个城市宣称为慢城。2010年,高淳国际慢城被国际慢城联盟组织授予国际慢城称号,成为中国首个国际慢城。

  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慢城小镇是当地政府近年来重点打造的一处重大产业项目。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自2012年10月开工建设,约在2016年下半年完工,总投资超3亿多元,建筑面积约十万平方米,共有建筑约50栋。然而国庆长假刚过,就有游客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反映:这个耗费巨资打造的小镇至今仍是一座空城,大量建筑全都闲置、里面空无一人,非常可惜。紫牛新闻记者于近日前往该地展开调查。

  探访:小镇被农村包围,

  部分建筑已出现破损

  10月9日上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驱车前往慢城小镇进行探访,小镇位于号称国际慢城桠溪镇西北片区。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百度地图上输入慢城小镇进行导航,结果来到一个村庄,里面多是低矮的平房,有不少农户利用自家房屋经营农家乐。此时,村庄内正在进行施工改造。这与知情人反映的慢城小镇情况不太相符。

  难道紫牛新闻记者跑错了地方?经过一番询问,原来慢城小镇还在这个村庄北面约1-2公里处。小镇的南北两个方向都是村庄,被夹在两村之间,和村庄里低矮、简朴的农家房屋相比,这里的建筑显得非常高大上:清一色的现代风格建筑,看起来像是欧式,红色、黄色或灰色的外观,一般为2-3层,建筑特点呈现出大空间的特色。

  据说,这是由澳大利亚某知名建筑设计所设计的。光是设计费就价格不菲。

  公开资料显示:慢城小镇主要包括精品商业、青年旅社、餐馆、健身中心、艺术工作室等功能区,是一个融合购物、旅游、居住和工作的综合体项目。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说:小镇官网的宣传资料

  紫牛新闻记者现场探访时,发现有些建筑上确实标注有文化展示区、酒店区、夜市酒吧区、学生创业区等字样,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建筑里都是空荡荡的,既没有人,也没有家具、办公设备。

  据观察,现场有些建筑的窗户玻璃已经破碎、有些地方的窨井盖已经成排地严重损坏,有些建筑的背街一面外墙脏污也没有清洁,整座小镇显得有一种异样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让人有些压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偌大的小镇里探访了近1小时,总共只碰到两个人。一个是保洁人员,他向记者证实:自己在这里负责保洁工作两年多了,这些建筑一直都是空的,里面一个人也没有;还有一名开车来的中年男子,他自称原来是在这里做工程的,这些建筑是在前年(2016年)下半年完工的,前后建了三四年。至于小镇闲置的原因,他表示不知道。

  据了解,慢城小镇的建设方是江苏省高淳国际慢城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简称慢管会)的一个下属公司南京国际慢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具有高淳区和桠溪镇两级政府国资背景的投融资平台;慢管会是一个副区级单位,它同时也是慢城小镇的主管单位。

  紫牛新闻调查:

  慢城小镇至今手续不全

  A。高淳规划分局:建筑已经不是违建,但规划手续还没有完结

  2014年6月中旬,有几家媒体曾集中曝光慢城小镇当时正在建设或者已经完成立体结构的39栋建筑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属于违章建筑。

  现在4年过去了,这些建筑还属于违建吗?10月9日中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了南京市规划局高淳分局查询慢城小镇的相关规划手续。该局一位负责城乡规划工作的科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慢城小镇的建筑目前都已经通过后期补办的方式取得了相关规划手续。通过完善手续,这些建筑已经不是违建。

  他调出相关规划档案,再三向记者强调:只能看看,不能拍照。

  在对方提供的档案上,记者发现慢城小镇相关建筑的规划手续办理时间为2014年6月1日这一时间在当年媒体曝光慢城小镇涉嫌违建之前。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位负责人表示他也不清楚,这些手续不是在他手上补办的。他补充说:慢城小镇的建设方还没有到分局来申请规划核实,整个规划程序还没有完结。

  B。南京市规划局:没有规划核实就是规划手续不全

  事实上,慢城小镇完工已近两年,且早已在招商,为何还没有进行规划核实?

  10月11日上午,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了南京市规划局相关科室的负责人,想要查询慢城小镇在市局的规划档案。该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淳规划分局具有独立的审批权,市局系统查询的档案和分局是一样的。分局的审批结果,也无需向市局报备、备案等。

  据了解,一个建设项目在取得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后只代表建设方可以合法地开工建设,所建建筑不是违建。但最终该项目建成什么样,是否和许可证上的要求一致?还要由工程建设方在完工之后到规划部门来申请规划核实。规划部门现场核实完毕后,整个规划程序才算走完。

  南京市规划局的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说,规划核实程序需要建设方主动到规划部门来申请办理,对方不提出申请,规划部门不能主动出击。打个比方,一男一女谈恋爱,感情很高就到民政局登记结婚。如果他们不去登记,民政部门不能主动发给结婚证。

  他接着介绍说,没有进行规划核实,就是规划手续不全。这对一个建设项目还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以商品房为例,没有进行规划核实程序,开发商就不能领取房屋的销售许可手续,同时也意味着房屋无法办理房产证、土地证(不动产权证书)。

  C。慢管会承认:小镇部分建筑至今没有两证

  10月9月下午,记者又来到了慢管会了解情况。在该单位508室,记者见到了一位负责招商的领导。办公桌上的席卡显示,是慢管会的一位副局长。

  紫牛新闻记者提问:慢城小镇的闲置是否与其手续不全有关?

  对方回答说,小镇当初建设时确实是边批边建,是通过一个模拟审批的模式建设的。如果手续全都弄好了再来建的话,会对项目的发展、招商的步骤有一定的延缓。他说,现在慢城小镇的手续正在完善之中,对招商工作没有影响。

  紫牛新闻记者又问:在招商谈判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对于小镇的建筑手续有没有要求。该副局长告诉记者,对方一般都要求建筑房产证、土地证两证齐全,目前小镇有一部分建筑已经具备两证,还有一部分正在办理之中。不是说,全都办理齐全了才可以进行招商的。他说。

  小镇何以空空如也?

  主管单位称:要守得住寂寞

  占用土地200多亩、建设耗资3亿多元的慢城小镇建成之后却成空城,达近2年之久。不少市民、游客觉得可惜,质疑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对此,慢管会的这位副局长认为,不能站在游客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当这个产品成为一个亮点的时候,他们会发现(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要把这个地方卖掉,会有很多很多的人来买。但是卖掉以后、全部分割出去以后,怎么去管理它、(商业)业态怎么去控制?还能不能使这个地方成为慢城的一个焦点、一个亮点、一个制高点?我看难度就很大了!他说,有时候,要守得住寂寞。

  该副局长称,慢城小镇现有建筑46栋,地处高淳桠溪国际慢城的核心区域,招商的过程有些曲折。因为他们对小镇的招商定位是只能做高端的,要能给慢城灵魂的、符合整个慢城品位、档次的,所以不打算引进一般的商业业态。

  不是说随便哪个人过来,我们就把房子卖给你的。他说,从建筑上来说,请澳大利亚知名设计公司来设计,就是为了把小镇的建筑和周边农村的建筑区别开来,打造成整个慢城的一个制高点。

  招商先后谈过两家单位

  但都没有结果

  据慢管会这位副局长介绍,在小镇的建设之初,他们就开始和上海一家专门做商业综合体的公司谈判,前后谈了一年多时间,但最终没有谈成。上海方面提出,想要一次性买进小镇的建筑,但国有资产这么大体量的交易涉及的问题非常多、要求非常严格,南京市都没有过这种先例。当时谈的都很细了,很多协议都签了,但最终没有成功,前后耽搁了一年多时间。

  今年二三月份,慢管会又开始和南京艺术学院接洽、谈判,打算把小镇整体出让给南艺做分校或者教学基地。已经签署过一个四方协议,但目前双方还没有最终达成一致。因为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慢城小镇的建筑体量可能不能满足对方的需求,需要新增一部分建筑,但这又涉及到新的规划、建设,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此外,对方内部对此合作也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专家:建成后长时间闲置,

  说明定位可能有问题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江苏省企业管理咨询协会会长成志明分析认为:慢城小镇在自身的定位上一开始就有错误,现在千万不能一错再错,急于填满这些闲置的房屋。

  不是你主观上想高大就能高大起来的。建成这么长时间一直闲置在那里,已经说明定位有问题。成教授认为:慢城小镇主管单位认为小镇闲置是因为他们只做高端,这种说法未免有些自我安慰的感觉。因为如果小镇的高端定位准确,相关项目会主动前来,或者说很容易就被招商引进来,而不是现在这样。

  空荡荡的慢城小镇

  以曾经的上海方案为例,打算把小镇打造成一个高大上的商业综合体,这本身就和慢城的内涵背道而驰。他说,所谓慢城,是强调慢生活,让竞争激烈的城里人来到这里感觉切换时空。换句话说,慢生活一定不是高大上的。如果客户是想要到高大上的商业综合体去消费,也不会选择来到偏远的郊区,而是去大城市,去市中心。在慢城做商业综合体,显得不伦不类,和慢生活极不协调。

  至于现在正在谈判之中的教育方案,成教授认为:慢城小镇的主管单位由商业综合体一下子切换到风马牛不相及的教育、培训,恰恰说明小镇本身的定位是混乱的,主管单位在小镇的建设之初完全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行事;同时他也认为,在慢城小镇做教育培训并不合适,因为除了大体量的建筑,当地并没有其他独特的办学资源。

  小镇的客户是谁?客户到这里来想得到什么样的价值满足?这种价值满足是否和小镇能提供的人文、自然资源想匹配?是思考这一问题的逻辑主线。成教授建议,相关单位千万不能一错再错,而应该牢牢把握高淳桠溪当地特有的民风、风俗和自然风貌,在慢生活上做文章。上马的项目如果融合不进这个大环境,就会显得很突兀。慢城小镇现在需要重新定位,在木已成舟的基础上,实现价值和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

  多说一句:

  慢城小镇的建筑到底有多少栋?

  一番采访下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有一个简单的问题,尽管先后询问了很多人,但都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个问题就是:慢城小镇内的建筑现在到底有多少栋?

  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慢城小镇共49栋建筑,2014年6月前后已开工建设的有39栋,其中32栋建筑当时已完成立体结构。

  而慢管会的副局长称,小镇内的建筑为46栋。

  在南京市规划局高淳分局,负责城乡规划工作的科室负责人当着记者的面,在规划档案附图上数,也没数清楚,最终告诉记者的答案为50多栋。他表示:之所以不好数,是因为有些建筑是连在一起的。比如,当他数到一处呈L形的建筑时,就犯了嘀咕,不知道该数成一栋、还是两栋,询问记者的意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慢城小镇现场探访时,也曾试图数这些建筑的数量,但由于地方实在太大、地形又比较复杂,记者也没法数清。

  究竟有多少栋?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记者作为旁观者数不清楚,也许是眼力不好或是脑力笨拙。而作为当局者,无论是负责办理小镇规划手续的、还是负责小镇招商的,如果说不清、道不明就说不过去了。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反映出整个慢城小镇的一种无序管理。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