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访谈

专题|于化龙:停车自治—城市停车管理全覆盖

时间:2018-10-16     来源:      作者:

  090A0010_副本.jpg

  10月12日,由智能交通网主办,2018城市静态交通与智能停车论坛暨第六届“金泊奖”颁奖典礼圆满落下帷幕。通过与会专家的演讲与分享,到场来宾都收获满满。

  090A0096_副本.jpg

  北京市静态交通业商会会长于化龙

  国家智慧停车产业政策的不断颁布,为智慧停车产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也为地方政府的智慧停车产业政策提供了一定的思路,纷纷颁布相关政策。北京市静态交通业商会会长 于化龙先生,就《停车自治--城市停车管理全覆盖》为大家分享了精彩的内容。

  【本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本人审核。】

  

  113.PNG

  于化龙:非常感谢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进行交流。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停车自治。停车自治实际上是我们北京市静态交通业商会近两三年以来重点的研究方向。为什么要把它作为重点方向呢?我觉得我想跟大家先从我们单位的性质,作为一个行业社团应该怎么给自己工作做一个定位。

  好多人问我,你商会也好,行业协会也好,在行业应该起到什么作用,或者你该怎么做?

  总结起来我觉得这些年三句话概括,主要围绕社会需求。在停车行业里社会有需求,政府要做的,那么我们行业社团义不容辞的应该协助政府把事情做好。比如说培训、考察、检查类工作。社会有需求,企业想做,作为行业社会组织做什么呢?应该帮助企业完成他的目标。

  比如现在我们搞的一些产业联盟、集体融资、论坛等组织大家一起推动行业发展。那么社会有需求,政府做不好,或者政府不该做的,企业又不想做的怎么办?在这方面,那么作为社会组织、行业社团,我们应该义不容辞的有一些担当意识,要兜底。因为任何一个行业都会存在一些政府做不好、企业不爱做的事儿,比如说自治停车。好多人说,好多社团都是搞检查,包括培训、宣贯,包括为企业搭建平台、融资,这不是你们做?是我们做。但是在这些工作上,社会组织一定要唱配角,政府做的事情政府主导,企业做的企业主导我们搭好台,最好这一类我们是要唱主角。特别是现在我们在新兴社会组织定义中有很多行业大企业家们,都加挂会长、秘书长等职务,是荣誉也是责任。我常常说,你当自己说自己是董事长、总经理的时候,我们怎么样为企业在法律允许情况下,该怎么样助力。当说自己是会长、秘书长的时候这个角色更多的是带动行业,带着大家或者推动行业做,而不是某一个企业。这就是我们的定义。所以基于这一点来说,静态交通业商会这几年把自治停车这个事儿放在了一个重点工作之一。

  

  什么是停车自治呢?

  首先我认为,自治停车是什么?是停车资源的产权人和使用人,自收自指。比如,一个小区停车位,谁是产权人? 地面停车位一定是工友产权人,所有业主都是产权人,同时我们又是使用人,我们共同的产权人和共同使用人通过我们的自己收入停车费和支出平衡,共同收益,同时共担风险。比如车碰了或者出现法律问题,彼此监督。因为在自治问题上,是平等的,彼此监督的管理形式,停车自治。那么我们经常提到什么容易混淆呢?

  有两点,我们经常容易跟委托管理,大家在座的都是停车行业的专家,大家都明白委托行业还是物业还是管理公司,我产权主委托你,通过管理当中提供的更多的是服务,而自治里理解更多的是管理。最基本的管理需求,没有什么服务的概念。因为他没有资金保证。所以说不是委托,也不要跟什么混淆呢?更不要跟政府所目前做的一些统筹的,比如说胡同,或者某一大的区域、街道搞的自治混淆,那说是自治,更多的是共治。街道也好,镇政府也好,代表的是一帮政府来解决地区的停车矛盾,或者说更大的公共环境。比如现在北京的胡同停车和街坊停车,是更大环境当中的一些公共资源,不是某一个小区里面的公共资源。所以需要政府站出来去协调各方,包括社区等等方方面面共同治理,而不是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自治停车?

  很简单。就三个难,这三个难点主要一般都是老旧小区。停车难,体现在车位不够,几十个车位面对一两百辆车,不好管。第二是收费难,这些消费一般情况下居民缴费意识弱一些,这么多年不缴费。还有一个就是资金难,没法形成委托管理,没有车位又收不上多少钱,所以管不了,老旧小区也有很多可以委托管理的,市能够提供服务的,比如大的宿舍,大的企业宿舍,有能力,企业管委会亏损可以补,依然可以采取委托方式。

  所以这样一来,自治停车一定是无奈之举。就是一些老旧小区,老百姓到了没有人管,没有人对他愿意管的时候,我们自己来,所以我们说为什么是自治停车,是无奈之举。

  

  自治停车面临什么问题?

  研究发现,五个质疑,还有一大矛盾,主要是六个方面。一个是停车这事儿谁来管?谁有权利决定?第二是停车费的标准谁来定?谁有权利怎么定?原则是什么?第三收上来的钱怎么管理?怎么收?第四是钱都花在哪,谁来决定。第五是剩下的钱,如果有结余怎么分配,应该给谁?五大质疑,还有一个矛盾,就是没有车的人和有车的人之间的矛盾,没有车的人想我需要更多的是活动空间,有车的人想的是需要车位。所以他们的利益诉求本身矛盾,我们推动这个工作的时候,怎么来解决这一大矛盾?五个质疑一大矛盾怎么解决?时间关系我简单说一说。第一谁来管?业主成立的自管会,一定要有这么一个组织。是代表全体业主权利的,要成立这样一个组织,由组织来决定委托谁来管,停车公司、物业公司,还是大爷大妈退休的自己管?是最有公认性的。

  第二收费标准。我们要有原则底线,以收上来的费用,至少够承担支出成本的为底线,不能低于他,这就是自治,共同商议。

  第三停车费怎么收?资金管理,一定要尊需三公,公开、公平、公正。在社区管理方面来说,我们国家这些年做的越来越好,就是公民社会意识加强,这一点也很重要,就是一定要公开收了多少钱,一定要让大家知道。其实现在很多委托管理也有这方面的争议,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也有很多矛盾在里面。

  第四钱花在哪。一定在停车上。跟停车管理自治管理上,跟停车没有关系的钱一分钱也不能花,一定要让老百姓知道,到底花了多少钱,收了多少钱,最好是时时。

  第五钱给谁。如果有结余,每一个业主平分,为什么这么做?我待会会说。不管有车没车,每一个业主都应该享受这个结余的平分价。起到什么作用?让没有车的人也通过停车获得收益,观念转变了,过去停车跟他没关系,我抵制这个事儿,只不过邻里不错张不开嘴,现在获得收益愿意有车位,仪式上让他形成跟有车人的一致性,解决一大矛盾。

  细说会有很多具体的措施,这不展开了。

  

  为什么这么做?这里围绕老旧小区的停车建设是个大难题。大难题怎么解决?刚才说了,我们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地区老旧小区拥车率是30%到35%,基本上老旧小区每百户不会超过35辆车,什么概念?我们物业管理办法第三章明确指出,建停车位人数过三分之二,60%人不举手就不能建。所以这是重要的一个障碍之一,怎么样更多的没车的居民,让他参与进来?让他知道我也在这表决,而且我的表决是有利于建车位的。怎么办?这是自治的最关键,光是管理的问题,还要解决下一步建设的问题。

  

  自治停车到底改变了什么?

  第一,化解了居民之间,有车人和无人人之间的矛盾,为了下一步做基础。

  第二,增强了居民停车付费意识。没有停车付费意识,即便是白送一个停车设备,将来也是问题,不交钱,谁敢这样?所以自治停车管理就是让这些居民能够产生观念,就是停车是要交钱的,而且交钱是要有成本的。

  最后就是完善小区的停车管理秩序。

  停车自治是基础,公开公平公正是保障,目的是为了真正后期的建设。实现什么?实现城市停车管理全覆盖的目标。

  我们在调研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很多社区居委会说自治得搞,本身就没地方停也不交钱,明天搞一个自治,我交了钱了不是还没有地嘛?过去起码还不交钱呢。

  简单的道理,如果你今天不搞好自治,如果今天不把老百姓的社会意识培养出来,不走这一步,谁会将来给你建车位呢?在停车小区里搞众筹,老旧小区是没戏的。还有将来建设怎么办?我们现在出现一个问题,我们始终是集中办大事儿,包括小区里也是,居委会也好,咱们一起干,后来告诉他们这么好干吗?不好干。老旧小区停车立体化一定要分割实施,不要统筹,一下统筹好几十个车位面临很多问题,不见得就合适,怎么办?你做你该做的事儿,制定规则是小区管理者该做的,把基础设施改了。比如电力做好,线铺设好,最后到建立体车库这一步的时候让居民自己办,只是告诉他一个规则。包括建完以后这件事这个设备检测怎么保证安全?这是你该干的。让居民自己做,把设施做好了,规则做好了。所以这种老旧小区要一事一办。老旧小区居委会和街道办公室适合干立规立矩,执行层面上,有一个跳出来就不好干。老旧小区研究自治停车过程中为下一步立体停车建设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也希望以后有时间能跟大家分享。今天先讲到这,谢谢大家。

  22.gif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