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资讯

铺就幸福路 “醉氧”八方宾

时间:2022-07-06     来源: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夏日清晨,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中山镇龙济村的松花寨茶文旅康养基地,满园茶叶郁郁葱葱,采茶工身背篮子在茶树丛中来回穿梭,动作娴熟地将片片翠绿收入篮中。循着一旁宽阔整洁的农村公路,不少游客前来采茶踏青,深度体验一下采茶、制茶、品茶全过程。

  “来武平、我‘氧’你!松花寨好吃好玩,交通还方便。推荐!”“骑行一边看着沿途风景,一边呼吸新鲜空气,感觉时光都慢下来了。点赞!”初游武平,打开生活服务类的手机App,不同于大城市的商贸繁盛,这里亲近大自然的山中景点颇受追捧。而在游客评价中,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无疑是青山绿水的揽客旗幡,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来此“蹭氧”的游客。

  一条条农村公路,连接的是乡村与城市,打通的却是贫瘠与富足、困顿与希望,让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十三五”以来,武平县每年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超1亿元,着力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努力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为久在山中无人识的自然风光插上了华丽蝶变的翅膀,全县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年增长率连年攀新高。

  “山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交通建设,在改善民生方面有着沉甸甸的分量。”武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赖德红表示,“十四五”时期,将计划分年度改造提升一批农村公路,力争“十四五”末全县现有通乡镇的县道全部提级改造,大幅提升路网品质。

  

  

  武平县农村客运公交化。

  

  建设篇

  如诗如画农村路 客家山水藏不住

  走进武平梁野山,山清境幽、云雾缭绕,好似一幅山水画卷。骑行在梁野山上的最美骑游线路,远眺张畲梯田,偶见牛羊成群,欣赏田园风光;近观梁野飞瀑,登高巍巍古母,体验客家风情。

  武平是纯客家县,中国生态旅游县、全国林改第一县,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森林氧吧”等一大批国字号荣誉。以“四好农村路”为抓手,武平大力实施环梁野山五村互通公路,将位于梁野山周边的云寨、尧禄、东云、东岗和园丁5个村,打造成5个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并建设美丽生态的五村互通公路,把这个乡村旅游“五朵金花”串点成链、互联互通,辐射带动全域旅游发展。

  在梁野山东南面的尧禄村,一条宽阔的黑色沥青路盘村而过。生态田园、3D墙绘、堤坝春水、健身步道……2018年,尧禄通村公路改造完成,依托鹰嘴桃种植和观光旅游,一跃成为名扬八闽的“客家桃源”和“网红村”。

  “以前我们这里都是烂泥路,不要说车子进不了,人走路都非常辛苦。公路硬化以后,村里产业、经济各方面都有飞一样的发展。”尧禄村党支部书记陈其富介绍,近年来,尧禄村以被列为环梁野山试验区“五朵金花”建设和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契机,发挥独特的鹰嘴桃资源和梯田风光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如今,全村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以前我们湘坑去桃溪要步行3个小时,现在乘坐汽车10分钟就到了。”在武平县桃溪镇湘坑村,通村公路宽阔平坦,整个村庄白墙黛瓦、环境优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农忙间隙的悠闲。现已70余岁的湘坑村村民何美端指着鲁溪至洋畲农村公路说道,这条路从原来的泥土路变成了两车道、6米宽的水泥路。

  桃溪镇位于武平县北部,距县城44公里,221省道贯穿全镇,是武平商贸重镇和交通枢纽,素有“绿茶之乡”“不锈钢之乡”之称。随着这条勉强通行的小路变成双车道标准的硬化路,不仅村民的出行条件大幅度改善,村里的茶叶、脐橙、烤烟等产业也迎来了发展契机,吸引众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尧禄和湘坑只是武平下大力气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曾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武平,2017年便在5个贫困乡启动了7条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目前已全部完成。2019年6月,全县5个贫困乡、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公路发挥了关键作用。

  村路畅通之后,拥有绝美风景的闽西风光不断释放出强大的发展效能,各种打破农村传统生产方式的产业新形态开始蓬勃发展。2018年以来,武平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7.86亿元,其中,农村公路投资6.6亿元、共改造建设259公里。串联千鹭湖、尧禄村、松花寨的“春生夏长‘乡’约大美武平之旅”旅行线路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管养篇

  联勤联动保畅通 建养并重夯基础

  今年5月26日以来,武平遭受暴雨侵袭,十方镇等乡镇降水集中、突发性强、超历史极值,多处山体滑坡,全县道路中断交通8条71处。灾情发生后,武平县交通运输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紧急调集养护人员和机械,迅速投入道路抢险救灾和保畅通工作,仅用不到48小时就全部抢通境内中断道路。

  面对出行受阻的灾区群众,抢险保通,“快”字当头;面对绕不过的梅雨汛期,“建养并重”不仅保障着群众日常出行的安全通畅,更为公路防汛夯实了基础。

  “铃铃铃……”今年春节期间,武平接连遭遇强降雨天气,武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值班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正月初三,正与亲朋好友吃午饭的七里公路站站长范政接起电话——有群众反映,644县道河口至桃溪路段发生溜方,造成交通中断。范政立刻放下碗筷,联系假期备勤的铲车、钩机等机械设备,召集当地的两位养护工人火速赶赴现场,在当天16时便迅速恢复道路畅通。

  路修了,不养好,还不如不修。作为一名老养路人,说起养路,范政深有感触地说:“道路通了,大家这个年才过得安心嘛!”事实也确实如此,路是群众的致富路,只有持续畅通,致富才有希望。

  如何养好农民群众的致富路,武平交通运输部门一直在探索。2019年6月,武平在全市率先把342公里县道委托给龙岩市公路局武平公路分局,由专业化养护队伍负责养护。在岩前、中山、湘店等乡镇,乡道、村道由乡镇公路管理站站长组织养护工人集中管理。其他乡镇的乡道、村道则由个人或家庭承包养护,并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向符合条件的脱贫户倾斜。2021年,全县新增了15个脱贫户家庭人员参与公路养护。

  武平还建立起“一路多方”联勤联动机制,定期召集县交通运输部门、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交通执法大队、乡镇召开联席会议,并每月开展1次路域环境整治联合行动,有效凝聚涉路部门执法合力,平均每天安排2个交通执法中队对全县农村公路进行巡查,加大对各类破坏、损坏农村公路设施及侵害路产路权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在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三化”的管理理念指引下,武平聘请37名乡村道专管员,依托农村公路养护信息化平台及“智慧路长”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养护管理效率;公路、桥梁“一路一档、一桥一档”,逐步建立电子基础数据库。2018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武平县累计完成农村公路重点示范路创建及路容路况提升工程投资3200万元,建设公路安保工程340.5公里,改造危旧桥梁29座,建设文明示范路513.5公里。

  

  

  武平647县道宁洋至象洞段。

  

  运营篇

  农村路网全覆盖 乡村物流抢配送

  “现在村与村、村与县都通上了公交车,价格还便宜,放假回家很方便!”暑期已至,在武平汽车客运中心内,有不少学生正在排队上车。提起通村客车,刚结束高考的学生小张赞不绝口。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方便、快捷、同城一体逐渐成为武平群众的生活常态。近年来,武平加大“村村通”建设力度,整合城乡客运资源,重点解决乡到村、村到村通客车问题,打造以“公交化运营﹢班线客运”为主,以预约班车、周末班车等“定制客运”为辅的村村通客车“升级版”运营模式,成功实现全县所有建制村100%通客车,全面完成“村村通”目标。

  人流因路而畅,物流因路而兴。依托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武平推行“交供快”融合发展模式,整合了县域内客货运输场站、快递物流、农村淘宝、邮乐购、供销通世达等农村物流资源,实现“一县一中心、一乡一站点、一村一服务点”,全县物流快递由县城物流园区统一分拣,再统一分拨至乡镇,配送至村。

  武平还创新研发“乡村运达”App和微信公众号,整合客户、农户、收派件员等信息,通过“抢单派送”方式,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分3个阶段在县城城区以外的16个乡镇实施“两员融合”农村物流服务模式,在乡村道专管员“道路巡查”职责中融入村级物流服务员“快件进村”职能,以“低成本”赢得“高效率”。

  在武平县龙洲物流园内,传送带上一箱箱包装统一的百香果徐徐向前输送,顺丰、圆通、百世、申通、中通等快递企业在此集聚。武平龙洲物流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村地区因为地广人稀,快递派送成本较高,单一快递企业很难维持正常运营,物流园整合各品牌快递代理、加盟商的县乡村网点和业务,促成11家快递联盟经营,共同组建武平供销通世达快递公司,共同分拨、共同取派件、共同设立城乡分支网点,实现互利共赢。

  目前,武平以龙洲物流园区为物流中心,建设快递自动公共分拣中心,依托14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和214个村级服务站点开展乡镇、村物流服务,实现了物流节点全县域覆盖。2020年6月,武平“信息平台+统一配送”农村物流服务模式,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首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如果说一条条“四好农村路”是串起武平众多风景明珠的纽带,那么这一座座新农村、新市镇和其中的一个个产业集群就是“融合点”,深度激活了农村公路的带动作用,聚人气,揽财气,使这座历史悠久的红色小城焕发出新的活力。如今,40多万人口的武平县,全县注册电商企业超300家,开设网店36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超2000人。

  

  

  环梁野山五村互通公路。

  

  党建篇

  红色基因薪火传 党建引领铸品牌

  武平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是原中央苏区县。近年来,武平县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承革命老区、中央苏区红色基因,在机关党建工作中深度融合“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等交通运输具体业务,打造“红土耀红‘四好农村路’”党建品牌,建立起党组领导、党委牵头、支部共建、党员联动、党建协同的工作机制,有效促进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融合在深入,武平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也在逐渐走向深入。县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局党组“领头雁”“火车头”作用,以党建引领交通运输各项工作,把理想信念教育和宗旨教育融入武平交通运输工作全过程,筑牢武平交通人永远跟党走、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立志建设交通强县的思想根基。

  支部共建,让“惠民路”连通百姓心;暖心站点,让“交通情”传进千家万户。为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武平交通采取支部共建、党员联动的形式,建设了2条党建引领“四好农村路”精品示范路,1个综合运输服务党员工作室。

  党建引领“四好农村路”精品示范路之一——647县道宁洋经象洞至光彩张天堂公路,途经中共武平临时县委旧址。道路两边红四军军旗迎风招展、风景如画,一排排灯柱上的党徽和一块块传播红色文化的宣传牌让人眼前一亮。通过党建引领、示范带动,不仅有效推动了农村公路运营工作的健康发展,更进一步改善路域环境,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为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武平县交通运输局围绕“弘扬交通精神,争当先锋模范”主题,在全体党员中广泛开展“交通综合服务先锋岗、工程建设先锋岗、路产路权保护先锋岗、综合运输服务先锋岗、青年党员应急抢险先锋岗、巾帼党员爱路护路宣传先锋岗”活动。其中,交通执法大队党支部与云寨村党支部开展共建,在“管好”农村公路方面凝心聚力,使云寨公路成为闻名省内外的“最美农村公路”。

  武平交通运输部门还通过建立党组领导、党委牵头、支部共建、党员联动、党建协同等工作机制,让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党员先锋岗”选树活动的同时,结合开展“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积极主动参与党委组织的6项服务“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主题鲜明的党建活动,有效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争先”“攻坚”意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交通人的初心使命。(记者:梁熙明 通讯员:王发祥 本版图片由 武平县融媒体中心、交通运输局 提供)

  

  

  武平县云寨村农村公路。

  

  

  

  

  

  

  

  

  武平县城厢镇“四季田园”。

  附件下载:

  0">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jtyst.fujian.gov.cn/zwgk/jtyw/mtsy/202206/t20220629_594155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