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质量

这张人人怕的“黑榜” 撕掉了城乡村镇的陈规陋习

时间:2018-06-27     来源:      作者:

  老人和子女分别设立户口并分开居住,这本是一个家庭根据生活需要做出的正常选择。但在一些农村,这一行为却被异化为让老人收入降低,从而成为贫困户的手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广昌县推出了红黑榜。

  6月20日,记者一行来到江西抚州广昌县,走访了解了红黑榜是如何让全县11个乡镇,1000余个行政村撕掉那陈规陋习的。

  红黑榜分为一红一黑两部分,涉及孝老爱亲、社会道德、移风易俗等相关内容,发布最早是2017年12月5日由广昌县头陂镇西岗村发起的。

  当时,头陂镇西港村为咀上组村民符立标与符晓青两兄弟,就因为不肯照顾自己的老母亲与内弟,而上了第一期的黑榜。

  原来,兄弟二人的母亲陈秀英,现年85岁,还有一个内弟现年46岁,患有精神病,母子俩长期居住在危旧土坯房内,生活靠政府低保维持,属村贫困对象。

  他们两兄弟家里都有自建房,都不让母亲和内弟住,镇领导、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多次上门给予做思想工作都无动于衷。村主任告诉记者,二人的不孝行为给本村组的民风造成了不良影响。

  经本村移风易俗理事会会议评议,便将二人作为本次道德黑榜的警示。

  上了黑榜,脸上无光,兄弟二人刚开始非常抵触,拒不改正不良行为。

  于是首创者对其实施攻心与施压,反复做工作,讲明上黑榜不仅将影响个人声誉,还将影响子女就业。

  道德黑榜与做工作终于发挥了作用。符立标、符晓青兄弟俩今年5月将母亲、弟弟安排离开了原居住地,将她们接到家里同住。符立标、符晓青兄弟俩也因此登上了改正后的进步榜。

  抚州市委讲师团副团长陈福生说,以榜塑人心,以榜扶正气,以榜聚人气,以榜立规矩,以榜促善治。红黑榜的道德教育与惩戒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极大的显现。

  村里随处可见宣传尊老敬孝的墙绘

  自西港村推行道德红黑榜以来,村民反响强烈,随后头陂镇的13个村也全面效行道德红黑榜做法。

  截至目前,头陂镇各村共推出红榜人员18户,黑榜人员13户,经劝导改正黑榜进步人员7户。

  在总结西港村试点经验后,红黑榜在全县129个行政村全面铺开,实行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的道德教育与惩戒,引导村民自觉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探索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子。

  目前抚州市有1355个行政村设立了村民道德红黑榜,占总行政村数的78%,全市农村道德红黑榜2349人上榜,其中,上红榜1762人,上黑榜557人。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