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资讯

阿拉善盟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推行绿色养护助力“碳中和”

时间:2022-05-25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阿拉善盟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在公路养护中凸显绿色理念,以高效节能为引领,加快结构性低碳转变,与节能减排全过程、全链条协同规划、同实施,努力营造平安、和谐、绿色的出行环境。

  积极推广“四新”技术,加快结构性低碳转变。在公路日常养护中,该中心选用低碳环保养护材料,积极推广“四新”技术在公路养护上的应用,使用沥青碎石封层、开普封层、微表处、雾封层等养护技术,进行路面病害处置,相比于传统养护材料,大幅度减少养护过程中有毒有害材料的排放和碳排放量。推广使用“裂缝贴”对沥青路面裂缝进行修补,有效防止雨水下渗,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充分利用原有道路的废旧材料,通过再生,制作成拦水带,既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科学防灾减灾,与环境和谐共生。阿拉善盟公路大多地处沙漠戈壁,公路等级偏低且多为软路肩,土质持水力较差,汛期强降雨造成公路水毁频发高发,该中心坚持养护与生态并重的思路,在预防性养护中积极借鉴引进蜂巢约束系统,有效提高了公路边坡的抗冲刷能力。通过使用高强度的HDPE或PP共聚料,强力焊接或铆接而形成三维网状格室结构,填充土石或混凝土料,构成具有强大侧向限制和刚度的结构体,对裸露地表土壤进行永久性加固和修复,修复后可在坡体蜂巢结构内种植草本植物,具有边坡防护、保护植被的双重效果,既保护和恢复了生态环境,又美化了路域环境。

  

  此外,该中心所管养的213国道策磨线、307国道部分路段长期饱受风沙灾害的侵袭,公路养护和交通安全备受威胁,为解决养路人反复清沙这块“心病”,主动与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合作,针对不同沙害类型路段实施不同的风沙防治工程,通过固、阻、输、导等方式,路面输沙量较项目实施前减少89%,同时达到了稳定土壤、保护环境的作用。

  因路施策,路地和谐。在养护大中修工程中,该中心牢固树立“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的思想,对取弃土场、施工便道进行严格管理,采用洒水降尘、料坑复垦、播撒草种、施工垃圾集中处理、铣刨剩余残渣用作路肩和边坡修补使用等一系列措施,减少资源消耗,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全面推行桥梁、护栏、涵洞等构件标准化养护设计,简化施工工艺,采用低碳养护材料,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养护便利化水平。(魏莎白)

  

   


原文链接:http://jtyst.nmg.gov.cn/jtzx/bmdt/202205/t20220516_20560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