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监管

淮安淮阴交通:纵深推进“柔性执法” 为营商环境提质增温

时间:2024-11-01     来源: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淮安市淮阴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厚植“执法为民”理念,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坚持包容审慎“柔性”执法,为推动全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添砖加瓦。

  服务为先 让柔性执法多一分精准

  

  日前,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向淮阴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送上两面锦旗,感谢他们在码头建设过程中的“处罚”。这看似不合乎逻辑的举动,其实是对区交通运输执法过程中服务为先理念的呼应。

  

  中天码头4、5号泊位已投入使用。据了解,执法大队在巡查中发现,项目施工期间,码头施工企业没有在施工现场两边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投入的施工船舶与备案船舶不一致。执法大队副大队长丁宗啸解释道:“这属于轻微违规。”执法大队对企业免予行政处罚,责令整改,积极督促并指导企业整改。“我们秉持服务理念,首先对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然后指导施工单位完善安全警示标志、更新更换符合资质的船舶、协助企业疏浚碍航物。”

  

  在做好政企对接服务的同时,执法大队还根据近年来港口行业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企业“量体裁衣”,根据企业的性质,适时提供合理、合法、合规的相关措施,确保企业健康平稳建设与运营。执法部门实施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的原则,将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用执法的“温度”体现宽严相济的法治精神,推动行政执法从“重管理”“严管式”向“精服务”“容错式”转变。截至目前,淮阴区公布交通运输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事项35项,共办理企业轻微违法案件、轻罚免罚案件、涉企首违不罚案件68件,涉企从轻处罚案件201件,涉企减轻处罚案件165件,较去年同期均增长20%以上。

  安全为先 让柔性执法多一层保障

  

  淮安市好运达运输有限公司位于淮阴区丁集镇,占地面积超过13000平方米,是淮阴区危险货物运输龙头企业,共有危货运输车辆75辆,在岗人员140余名,平均年纳税额达50万元。由于危险货物运输属于高危行业,对于企业和司机的要求极为严格,针对危险货物运输行业的政策性法规也极其多,这给企业运营、司机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公司安全经理高丽表示,“公司对驾驶员管控管理稍有欠缺,有些驾驶员行车不规范,对日常安全学习及年度继续教育积极性不高,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

  发现这一情况后,执法大队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指导企业完善安全培训制度,同时加强与企业负责人沟通,不定期进企业走访,多次开展“谈心活动”,用交朋友的方式劝导驾驶员提高安全意识。组织安全培训活动,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将枯燥的行文条例转化为通俗性案例,不断提升从业人员法律素养,增强从业人员安全警觉性和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有效增强了运输公司从业人员的交通法规意识,实现了安全与经济的双赢,营造出了稳定的营商环境。“要将‘安全为先’植根于每一件执法案件中,帮助企业和个人提升守法意识,最终目的是减少违法行为发生。”执法大队中队长赵维卫表示。

  以民为先 让柔性执法多一点温度

  

  日前,淮阴区淮高镇棉花村村民李建科驾驶一辆依维柯小客车违法运输少许柴油,被区交通执法大队执法人员查获。在现场,他解释,因抢收水稻的收割机没油了,村里大面积水稻存在收割滞后情况,迫不得已下,他才违法运输少许柴油,解决燃眉之急。执法人员调查核实无误后,决定对其予以教育处理并放行。

  

  近年来,淮阴区交通执法部门在开展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监管中,围绕人、车、路(水)、企、责任、措施等6个方面着力开展整治工作,将柔性、理性、人性融入执法全过程,推出多项柔性化执法举措,提升执法效率,及时纠正交通运输违法行为,提升广大运输企业及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增强了群众对执法的理解和支持,营造了更加和谐、文明的交通运输营商环境。

  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薛建伟表示,下一步,淮阴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将继续把“柔性执法”理念向纵深推进,拓展深度、广度,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温度”与“力度”共生,奋力当好全区优化营商环境路上的“开路先锋”。


原文链接:http://jtyst.jiangsu.gov.cn/art/2024/10/31/art_42014_114082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