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政执法

黄山海事聚力船舶污水治理守护美丽新安江

时间:2022-04-29     来源: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新安江是皖浙两省母亲河,新安江航线是安徽省主要省际客运航线,为守护美丽新安江,确保做到船舶生活污水“零排放”,黄山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创新实施新安江船舶防污染治理工程,建立船舶污染物“船-港-城”、“收集—接收—转运—处置”全过程衔接协作机制,做到游船定位、污水处置、垃圾收处、油污水转处与平台互联互通,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内河船舶污水废气零排放和生活垃圾零污染,铺展了一幅山水共融、人文共美的壮美画卷。

  聚力“保护水质”抓基础工程,实现水质稳定向好。2017-2020年,分两期实施船舶污染治理基础工程,一期启动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储存柜安装改造工作,累计完成76艘船舶生活污水防污染改造,14艘客班船、24艘货船拆解,投入补贴资金832.57万元。二期启动船舶污水上岸设备提升工程,在辖区4个港区安装7台智能污水接收设备、改造80套船舶生活污水储存设备(加装北斗定位、流量监测、液位检测设备),升级改造22台码头充电设备和船舶污水上岸检测管理系统,投入资金283万元。各港区共接收船舶生活污水1392.412立方米,均通过污水上岸工程排放至城镇污水处理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排放,保护了一江清水。

  聚力“技术创新”抓精准管理,实现科技治污突破。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防污染改造,实现人工治污到科技治污的转变。智能生活污水存储设施、绿色岸电设施、智能扫码上岸等技术,实现全航区应用,船舶防污染排放检测管理平台,实现船舶定位、污水报警全过程联网动态监控,码头防污染设施实行景观设计,做到景即设备、设备即景,实现与新安江景观融合一致。全市各港区已接收、转运含油污水4.516立方米,港区船舶使用岸电9784次99280小时,用电量为111946度,靠港船舶全部使用岸电。

  聚力“长效常治”抓机制完善,实现治理模式创新。修订《黄山市船舶污染物处置联合监管制度》和《黄山市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单管理制度》,建立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住建四部门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联合检查和专项检查,共抽查到港船舶7426艘次,督促船舶单位严格落实防污染措施。建立了船舶污染物处置排放报告制度,加强污染物排放现场管理和从业人员操作培训,严防偷排漏排行为发生,确保蓝天常在、碧水长流、青山永驻。

  “一江清水出新安”。下一步,黄山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将继续践行“航行安全、水域清洁、服务交通、奉献社会”的海事核心价值观,全面推动绿色航运发展,继续推深做实船舶污染防治工作,提高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理能力,为新安江的船舶污水上岸提供坚强有力的监管保障和技术支撑,向皖浙两省跨流域保护工作交出满意答卷。


原文链接:https://jtt.ah.gov.cn/public/21701/1208876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