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监管

广州市民呼吁地铁“禁声令”尽快出台

时间:2019-11-11     来源:      作者:

能否在地铁进食?这个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休止,且各地城市的地铁车厢内时有类似个案发生。上个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

能否在地铁进食?这个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休止,且各地城市的地铁车厢内时有类似个案发生。上个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客运组织、客运服务、乘客行为规范等内容予以明确,将于2020年4月1日起施行。例如,乘客不得在列车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还包括不得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乘客行为黑名单升级,日前引来众多网友关注。

  走访

早高峰车厢内无人吃早餐,大声外放引人侧目

11月1日星期五,早高峰8时,地铁3号线人头攒动。南都记者在石牌桥进站前看到,地铁口附近有很多餐点车,卖包子豆浆、炒粉炒面等。车站内,也有不少人在西饼店排队买早餐。

南都记者从石牌桥站出发,中途换乘7号线前往广州南站。一路上,尽管不少乘客手里提着早餐,或是塑料盒装的小笼包,或是打包的肠粉白粥,大家却十分自觉,没有直接开吃。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广播有提醒乘客,不要食用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但频率不高。陈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手里正拿着一袋面包和豆奶,每天上班路程1个小时,常常买了早餐却顾不上吃。虽然肚子好饿,但地铁里人太多,一般等到出站再吃。

经过石壁站时,一名男乘客坐在站台的长凳上,匆忙地吃着炒牛河,一股焦香味扑鼻而来。站台人少,味道大点应该没所谓。而且不在地铁里吃热的,难道必须等下了地铁再吃冷的?该乘客不断向南都记者解释说道。

此外,在整个行车过程中,南都记者粗略统计一下自己所在的车厢内,约有8名乘客戴着AirPods,5名乘客戴着有线耳机,且多为年轻人。但仍有个别乘客会不自觉地外放声音。例如,一大叔直接外放微博搞笑视频,声音非常大,里面的台词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时引来其他乘客的目光。大概10分钟后,直到下车换乘他才关掉声音。

现状

禁刺激气味食品,未明确规定不准外放

广州地铁目前对于乘客的行为规范是如何规定的?今年7月,市交通局曾发布《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征求意见稿)》,第十二条则规定:禁止在车站(含站台)、列车、轨道区域或其他轨道交通设施内有以下行为:食用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

征求意见稿只提出禁止食用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并无对车厢内进食明令禁止。这与目前广州正在施行的《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坐守则》是一致的。

实际上,广州地铁早前是有一道禁食令的。广州2010年出台的关于城市轨道交通乘坐守则明确提到,禁止在列车上进食。后在2016年进行修订,且相对温和,改为:乘客可以在车站(含站台)、列车内饮食,但不可食用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

当时为何会松绑禁食令?广州市交通运输局曾表示,这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考虑。充分考虑部分乘客(如低血糖患者、肠胃病患者等特殊乘客需要通过进食缓解不适)有实际进食需求。南都记者了解到,地铁内确实偶有因没吃早餐、搭乘地铁过程中突发晕倒等个案发生。广州地铁官博显示,仅在上周,就有两乘客在地铁上因低血糖突发晕倒或者身体不适。

同时,网友关注的声音外放广州地铁也尚未明确规定不准大声外放音乐。不过,今年7月的意见征求稿第十二条乘客禁止行为,新增大声喧哗或者弹奏乐器、外放音乐等。据了解,目前该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阶段已结束,新守则还未公布。

  声音

  刺激性气味如何判断 地铁禁外放何时上线

  A

  业内人士:执行者和乘客 都找不到一个评断的标准

该不该在地铁吃东西?市民冯小姐分享了她的亲身经历,在三号线看到一个老爷爷吃包子和鸡蛋,垃圾扔满地。在她看来,地铁车厢是密闭空间,禁食令是合理的,带有味道的食物会影响乘车环境。对异味敏感的陈先生试过在晚高峰闻到一股辣条的味道。

也有市民持不同意见。地铁上禁止饮食要考虑实际情况,以上班族为例,很多人只能挤时间在车厢解决早餐。罗小姐表示理解,不吃带壳掉渣、会污染地铁环境的食物是能够接受的,毕竟有人为了赶时间没来得及吃饭,又害怕低血糖。

除了韭菜、榴莲这些重口味的,玉米也不能在地铁上吃?究竟刺激性气味的标准在哪,如何衡量和判断,也让不少乘客感到疑惑和烦恼。有业内人士指出,相关部门没有明确给出刺激性气味的标准是什么,执行者和乘客都找不到一个评断的标准,所以在看到有人在地铁上吃东西时,会有乘客来投诉。

接到投诉又该怎么处理呢?该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是因为进食劝止而发生争执的,相关人员会进行调解,但一般情况下,地铁工作人员不会主动上去提醒正在吃东西的乘客。此外,有些时候收到进食投诉时,在工作人员去到现场发现吃东西的乘客也下车了。

  B

  市民:期待推广地铁禁声令

进食话题备受关注的同时,来自高校的小穆同学认为禁声更有必要。她之前在沙河顶站,遇到一个年轻的女生,开着扬声器和男朋友聊语音。旁边的人都提醒了好几次,虽然广州地铁没有很明确的规定,但车厢也算公共场合,个人素质还是需要注意下。

除此之外,外放刷抖音、追剧追综艺也使得部分乘客深感无奈。只不过坐了几个站,却听了20首抖音神曲,有时候昨晚刚更新的那集电视剧,你能一字不漏地听完,太被动了。调侃之余,小丁也表示了热切期待,广州要是能早点推广地铁禁外放就好了!

  他山之石

南京地铁

喝咖啡奶茶收罚单

北京地铁

进食外放影响征信

地铁内该不该进食?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关于地铁禁食令,全国各省市都曾推行过,有的成功施行,有的则被迫取消,效果不一。

2014年7月,南京地铁明确禁止乘客在列车车厢内饮食。违反规定者,由轨道交通经营单位责令改正,并可处以警告或者2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仅今年1月,南京地铁就处理列车饮食582起。由于执行之严,南京地铁更是频上热搜。3月14日,有网友因在南京地铁喝咖啡,收到一张行政处罚决定书。8月20日,一追星女孩去南京看爱豆的见面会,在地铁喝奶茶,结果收到罚单,来南京没有垃圾分类,但是千万不要在地铁上喝奶茶,千万不要。

深圳地铁,在车站付费区及列车内饮食(但婴儿饮食除外),相关罚款可高达500元。沪上地铁族同样不得在列车车厢内饮食。北京地铁同样如此,今年5月,北京地铁新规正式实施,在车厢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大声外放视频或音乐均属不文明乘车行为,如劝阻制止不听,地铁运营单位有权拒绝提供乘车服务,交通执法部门可将这种行为纳入个人信用不良信息。

与此同时欧美一些国家的地铁也有类似法规。德国汉堡市公共交通协会2011年出台禁酒令,禁止乘客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饮酒,违者将被罚款40欧元。华盛顿州斯波坎市的地铁允许喝饮料,但是饮料的容器必须密封,或有防漏设计。

采写:南都记者 钟丽婷

实习生 黄颖琳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