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区风采

廊坊交通谱写京津冀协同发展“开路先锋”新篇章

时间:2022-10-18     来源: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京津走廊,明珠廊坊;幽燕腹地,溢彩流光。作为京津走廊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特殊的区位优势,纵横交错的交通路网,让廊坊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开路先锋”。

  回望这十年,廊坊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服务水平、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为抓手,利用显著突出的交通区位优势,多方面全方位打造京津冀一体化新格局,推动区域交通一体化日臻完善,有效增进了京津冀民生福祉,有力支撑了廊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十年,综合交通路网加速成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综合交通运输项目在廊坊应声落地,高效便捷、四通八达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路网体系逐步形成。

  十年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完成190亿元,公路通车总里程由2012年的9493公里增至2021年的1.15万公里,路网密度由147.66公里/百平方公里增至178公里/百平方公里,分别是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3.4倍和1.7倍。其中,高速公路路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车条数由7条增至13条,通车里程由287.9公里增至558.44公里,形成了“六纵七横”高速路网新格局。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累计投资总额14亿元,公路通车总条数达30条,通车总里程达796公里。农村公路里程由2012年的8464.8公里增至2021年的1.01万公里,等级公路铺装率达到97.7%,各项指标名列全省前列。

  廊坊市荣获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和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市,固安县成为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香河县、固安县、三河市被授予“四好农村路”国家示范县,三河市、香河县、大厂县、固安县、文安县、安次区、永清县、广阳区被授予“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全国示范县、省级示范县数量占比全省第一。

  

  这十年,京津冀一体化互通互联

  

  十年来,廊坊市交通运输局敏锐把握、奋力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乘势而上、主动融入,在服务服从国家重大战略、重要大事中实现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全面提速。

  2021年6月24日,京杭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通航,北京与河北通过大运河再一次紧密相连,京冀协同发展又向前迈出坚实一步。随着首都地区环线、京秦高速与京津相继贯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线高速廊坊段、京台高速京廊段开通运营,密涿高速万庄连接线、三河南连接线建成通车,省道S222廊大线堂二里至胜芳绕城段改建工程加快推进,三河燕郊北外环潮白河大桥与北京徐尹路实现对接,燕郊西出口改建工程建成通车,与京津路网一体化深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截至2021年底,廊坊市与北京市、天津市对接的干线公路有21条、32个接口。其中,廊坊市与北京对接的干线公路有14条、16个接口,包括高速公路7条、国道6条、省道1条;廊坊市与天津对接的干线公路有14条、16个接口,包括高速公路6条、国道6条、省道2条。一条条干线公路的打通和一条条高速公路的通车,改变了以往以北京为单中心的放射状交通格局,建立起以高速公路为主、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为辅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京津冀互联互通交通网络。

  这十年,区域交通规划全面布局

  百业要兴,交通先行。廊坊市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先行军作用,全面布局京津冀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积极对接京津、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在更大更广的空间内谋划、发展廊坊交通。

  着眼与京津交通全方位联通,深入谋划和研究京津冀交通路网对接规划,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努力建设京津廊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编制廊坊北三县综合交通专项规划,服从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坚持公交优先、绿色出行、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发展等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编制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针,遵循创建绿色出行的发展路径,构建临空经济区便捷、安全、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落实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项目实施方案,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和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等为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全力打造便捷、安全、绿色、智能交通体系和交通强国先行区。

  

  这十年,公共交通提升民生福祉

  铺下的是路,通达的是福。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打造的交通路网新格局下,廊坊与京津紧密对接,形成京津廊无障碍运输圈,大大增加了人民群众的出行便利。

  引进北京公交车进廊,打造京廊无障碍交通圈。廊坊市区公交与北京805路、826路公交实现零距离换乘。快专47路连接大厂和北京地铁潞城站,快专133路连接大厂至北京大郊亭桥东,快专101路连接香河和和北京地铁潞城站3条京廊公交快速直达专线实现了廊坊北三县与通州快速通达。廊坊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客运专线顺利开通运营,客流稳步递增。廊坊市区和燕郊开通的首都机场客运专线可以直达机场航站楼。此外,还开通了市区至天津滨海机场客运专线。截至2021年底,全市8个县(市、区)已通达北京公交车,日发车超3381班次,日均运送旅客14.3万人次,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自2016年开始向市民发售河北交通一卡通,是省内第二个发卡城市,到2021年底,一卡通发卡约7万张。持卡市民可在北京、天津、石家庄地铁和京津冀各地市大部分公交线路实现一卡通行。打造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2021年10月9日,经专家评审,香河县、固安县、三河市、霸州市成功入围全省县级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县(市)。推进廊坊汽车客运站联网售票,到2018年底全市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联网覆盖率100%,班次可售率90%,占全部车站的100%,极大方便了京津冀区域居民交通出行。

  这十年,绿色公交体系基本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廊坊市交通运输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致力发展绿色公共交通,加大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力度,积极构建绿色交通发展模式,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绿色发展,清洁低碳的新能源在交通领域得到深入推广和应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

  目前,市内运营的844部公交车全部为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相比燃油车每年减少碳排放约96%,成为全省首个没有燃油公交车辆的城市,绿色出行比例和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大幅提升,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60%以上,实现了公共交通绿色低碳化出行,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

  

  这十年,交通行业管理全面提升

  随着综合交通路网通畅通达水平的不断提升,廊坊稳步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进程,全面加强普通干线公路管护能力和“四好农村路”提质升级。

  该局积极引导各县(市、区)对农村客运线路进行公交化改造,实行公车公营,到2021年底,全市共改造农村客运班线166条,在运公交化客车1893部,县城3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达到100%,全市96%以上的乡镇基本完成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以提升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水平为抓手,大力推进国省干线大中修工程、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公路服务水平。实施生态修复绿化工程,现辖国省干线可绿化里程内绿化率达到100%,形成了以106线、廊霸线、105线为代表的一路一景、一景一特色,色彩搭配合理,层次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

  推动农村公路“建、养、管、运”各项工作创新,落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机制,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政府考核范围。推行农村公路“阳光工程”,以设立路长公示牌的形式,将路线名称、路线规模标准、路长(段长)姓名、养护标准、监督电话等内容进行公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后印发《廊坊市美丽农村路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廊坊市农村公路精品示范路创建方案》,从2019年开始共完成创建里程983.8公里,完成投资超过5亿元。固安县县道固雄线、香河县县道倪李线等11条农村路通过省专家组验收,荣获省级“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

  十年,是春华秋实之际,也是扬帆起航之时。十年间,廊坊交通发展突飞猛进,廊坊交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辛勤的汗水和超前的智慧构筑起一张张便捷、立体的交通路网,架设起一条条便民、惠民的交通线路,为廊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林爱民裴双东)

  责任编辑:邢莫冉


原文链接:http://jtt.hebei.gov.cn/jtyst/jtzx/sjdt/1016652781142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交通运输舆情监测中心